內存和SSD進入跌價周期和其進入漲價周期是同樣的道理,一旦開始跌價,其很難改變趨勢,和以往建議大家買入不同,今天小編給大家的建議是不買,因為閃存芯片價格暴跌30%,未來內存和SSD大概率還會明顯降價,內存有望降至2016年水平(8GB DDR4僅200元左右)。
內存
季度暴跌30%的內存芯片
存儲設備漲價、跌價都是由上游芯片決定的,芯片顆粒漲價,自然成品售價向上,所以,對于大渠道商而言,關注內存芯片顆粒價格是非常有必要的,但通常芯片顆粒以期貨形式供應,對終端消費者而言,只要價格變動不大,也沒太大的參考必要,可這一次,芯片顆粒的價格變動有些夸張了。
從去年10月份內存價格由漲轉跌之后,全球存儲芯片市場的超級牛市就結束了,而且是急轉直下,甚至有預測說2019全年都是熊市,這一轉變與市場庫存以及智能手機等終端產品需求不振有關。今年2月更是罕見地出現了價格大幅下跌,而且季度跌幅從原先預估的25%調整至接近30%,創下2011年以來的新紀錄。
瘋狂下跌的價格讓芯片和OEM廠商苦不堪言,根據集邦咨詢半導體研究中心(DRAMeXchange)公布的最新調研報告,由于持續供過于求,DRAM內存芯片大部分交易已經改為月結價(Monthly Deals),這意味著上游芯片價格的變動會以更快的速度傳導到終端消費市場。
現階段,內存市場需求受到極大抑制,PC OEM廠商無法消化供應商庫存,導致整體市場呈現出“無量下跌”的窘況。這意味著,即便是DRAM原廠大幅降價,也無法明顯刺激銷量,除非市場需求強勁回歸,價格還有可能進一步持續下跌。
而且非常有趣的是半導體是一個規模和技術密集的行業,正常邏輯下,一旦市場出現供大于求,產品價格下跌,那廠商一定會削減產品供應量,維護市場價格體系。然而,這樣的邏輯在半導體行業根本行不通。
買電腦內存的建議再等等
價格的下跌反而會刺激半導體廠商擴產,通過更龐大的產能拉低總體成本,從而干掉競爭對手,完成行業洗牌,再迎來新一輪的上升周期。也就是說,半導體廠商在徹底大洗牌以前,只會擴產干掉競爭對手。
事實也的確如此,DRAM三巨頭正在竭盡全力:三星正興建平澤二廠,SK海力士將斥資120兆韓元(約1000億美元)興建四座晶圓廠,美光則在臺灣興建封測廠,并考慮新建全新的300毫米工廠,最快明年底完工,2021年量產。
因此,未來內存、SSD等大概率還會繼續降價,因此不急著用或升級的小伙伴,建議再等等降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