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順風車要上線了?
4月15日下午6時許,當“滴滴順風車”在其官方微博發了一條《滴滴順風車致大家的一封信》,這條微博討巧的是沒有用公司的名義發,而是署名為滴滴順風車事業部經理張瑞,顯得有血有肉。“滴滴順風車”的微博自去年8月22日以來就沒有更新過了。
2018年5月初發生在鄭州的空姐被害案尚未塵埃落定,8月24日樂清女孩又被害,且均因乘坐滴滴順風車導致。這兩起命案把滴滴推向了風口浪尖,在一邊倒的輿論鞭撻以及十部委聯合入駐滴滴的情況下,8月27日,滴滴宣布無限期下線順風車業務。
在此前兩起遇害案中,因為客服響應速度不及時、突然情況處理流程緩慢、對司機資質審核不嚴等問題,滴滴被不停地質疑,隨后滴滴上線了一系列功能和舉措,比如人臉識別、錄音、添加緊急聯系人、行程一鍵分享、暫停深夜時間段叫車服務、加大自建客服團隊規模……直至無限期下線,與此同時宣布的還有滴滴順風車事業部總經理黃潔莉被免。
上述微博發布后,很多人認為滴滴順風車忍不住要上線了。但隨后滴滴官方回應稱,目前順風車仍然在全力投入安全整改中,暫無具體上線時間表,“后續我們會逐步公布更多產品改進方案和安全策略,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
滴滴順風車事業部經理張瑞在公開信中說,這段時間是他在滴滴最為煎熬的日子,去年兩起令人悲痛的事件讓他和他的同事感到無比痛心和自責,“甚至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懷疑我們的價值感是不是真的如別人所說‘扭曲’了”。
隨后他列出了滴滴順風車的五點整改措施,并希望大家檢查和監督,包括:回歸順風車本質,盡全力抵制非法運營;去掉個性化頭像、性別等個人隱私相關信息的顯示;用戶準入信息篩查持續加強,盡最大努力杜絕人車不符;加大客服資源投入,提高客服處置能力;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優化調整流程。
這看上去像是對民意的試探。
在評論區,毫無疑問的形成了兩個陣營,支持上線的網友說:
反對的網友則說:
還有那種不知道支不支持的:
虎嗅網友在虎嗅24小時里也呈現出百花齊放的觀點: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媒體行業相對理性,更多的聲音是放在了如何進行平臺治理,如何改善運營方式和產品功能等。當然也喊著“旗幟鮮明地反對下線順風車”:“法治社會的特征就是權責分明,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滴滴究竟該為順風車司機行兇負多大責任,目前并未有一個明確的說法,暫且不論。而下線順風車,在本質上是要廣大順風車車主和用戶承擔他們不應該承擔的責任,嚴格來說,這是一種株連。”
這又回到了有人拿刀砍了人,生產刀子的廠家要不要負責的問題。
我身邊的人在春節前后也在不停地呼吁順風車上線,專車太貴,出租車打不到,所以不少人喊出了“人民想念滴滴順風車”類似的口號,盡管我不認為這個人民會代表大多數。
但的確,滴滴比所有人都更想念順風車。
據“燃財經”報道,2月15日,滴滴滴滴出行創始人兼CEO程維給13000名員工召開全員會,會前所有員工收到的郵件里羅列了10個關乎滴滴生存和發展的重大問題,順風車是否恢復放在第3個,僅次于公司新年目標和裁員計劃。
順風車業務對滴滴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一種觀點認為,專車、快車的屬性與傳統汽車租賃公司、出租車公司差別不大,順風車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共享出行”,體現了企業的社會責任;另外,相比于訂單數量,順風車司機保有量更為重要,這種模式能夠快速拉攏全國司機,并有望成為司機轉化的紐帶。2017年末順風車日均訂單量達到200萬,約占滴滴總訂單業務的十分之一。
在這個全員大會上,程維宣布了滴滴出行整體裁員15%,涉及2000人左右。
一份滴滴出行內部流傳出來的財務數據顯示,滴滴2018全年虧損109億元,而2018年全年滴滴在司機補貼方面則投入共計113億元。
騰訊棱鏡深網在報道中引用內部員工的話說,順風車部門裁員比例達到20%,按照700人計算,要裁掉近140人,并且負責順風車用戶社區的團隊將被全員裁撤,只保留個別技術做后續維護。
順風車下線后,滴滴順風車事業部的員工曾一度信心滿滿地認為會在整改后盡快上線,但一等就是半年,至今仍遙遙無期。
程維曾在公開信中進行反思,稱“好勝心蓋過了初心,狂奔的發展模式早已種下隱患。內部體系提升跟不上規模擴張,就像靈魂跟不上腳步”。
騰訊董事局主席馬化騰則在今年兩會期間為滴滴開脫:“新生事物遇到問題,切忌一刀切。” 他表示,前幾個月順風車事件后,導致十部委同時入駐,到現在還沒有完全徹底解決。網約車司機作為兼職人員,會給交通部的管理帶來挑戰。但它其實也提供了大量就業,應當予以鼓勵。
虎嗅作者寧宇曾在一篇文章中認為,過于看重社交功能,恰恰是順風車的產品設計和運營中眾多問題的根源。
如今,社交功能也下了,整改措施也出來了,入駐的走了沒走不知道。滴滴順風車的命運,怕仍然不在滴滴的掌控之中。但至少我們可以討論一下,你認為滴滴順風車該不該重新上線?